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在建南大禮堂見證廈門大學2016屆畢業典禮這一神圣時刻,我非常激動!離開母校31年了,母校廈門大學永遠是我心中最溫暖的精神家園!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永遠是我最強大的力量源泉!30多年來每當我填寫履歷表的時候,1981-1985年在廈門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4年的本科學歷始終是我最珍貴的一段人生經歷;在我諸多的社會角色里面,最令我自豪的是廈門大學畢業生!學弟學妹們即將離開母校走向社會了,我以學姐的身份談點體會。
正確的選擇需要智慧和勇氣。同學們在學校時經常要做選擇題,選錯了無非就是扣分而已。但是,如果生活中選擇錯了,將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我記得,1985年畢業分配時,英專40名同學里就有22個指標分配到中央各部委。我沒有選擇去熱門的北京,而是三個畢業志愿都填的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當時直覺告訴我,深圳正在大開發,廣納賢才,有志青年去了一定會有用武之地。我骨子里渴望不一樣的人生:探索開拓,不怕艱難困苦,只要有機會就往前沖,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從機關干部,到外企職工,再到下海創業,每一步走來都是考驗智慧做正確選擇的艱難過程。
講個發生在我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我先生鄭明水,也是廈大82級法律系畢業的,1986年他分配到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時任招商局蛇口工業區領導袁庚把來自全國的大學畢業生集中培訓后讓大家自己找工作。小鄭同學沒見過世面,膽子小,三個月沒有找到工作。窮得叮當響,沒錢買床睡地鋪,他受不了苦就想回老家漳州。我笑他,連我一個女生都不怕辛苦,堅持留在蛇口,你一個男子漢卻想當逃兵,太讓人瞧不起了!這個激將法果然湊效,鄭明水終于沒有回老家,留在深圳奮力拼搏,在律師界干得風生水起,成為深圳乃至全國第一個合伙人制律師事務所的大律師。后來還抱得美人歸,最后把我這個師姐娶回家,成就了廈大師姐弟的一段姻緣!假如他當年真的逃回老家,自然就錯過了深圳改革開放激情燃燒的歲月,與精彩的人生無緣了。
近期有個熱議的社會現象,大學生逃離北上廣深,選擇到二三線中小城市、家門口就業。你們現在心里也一定很糾結,到底是到大城市找工作還是回老家發展?是做白領還是自己創業?學弟學妹們,請你們靜下心來好好問自己這輩子真正想要的是怎樣的人生?是選擇安逸,還是迎接挑戰?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出遵從內心的選擇。你如果是一個創新型人才,當然應該選擇去大城市發展,那里的機會多,資訊發達,風投集聚,經過奮斗實現人生價值;如果你是個小富既安,不愿折騰的人,也許在小城市踏踏實實找事做,日子也會過得輕松安逸。我自認是一個不甘寂寞有想法的人,所以當年毅然拋棄金飯碗,下海創業。22年堅持做水餃、包子,終于在華南創下了一片事業天地。我能做到,學弟學妹們,你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只要敢想敢干敢闖,也一定能把握好成功的機會!北上廣深房價高、生活壓力大就逃離,到了中小城市遇到困難是不是又要逃離?廈門大學的學生不應該是只會逃避現實的懦夫!應該是勇于迎接生活挑戰的強者!
人生的選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我記得20多年前剛創業時,為了85萬的銀行貸款求爹爹告奶奶,苦撐無助,差點就放棄不干了。最后,是心中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做一個令人尊敬的中國食品品牌,鞭策我走到今天。當然了,除了選擇正確,堅持不懈,學弟學妹們還需要具備誠信、善良、勤奮、感恩等優良品德,在此就不展開說了。
同學們,無論你們畢業后選擇怎樣的人生,或縱橫職場,或扎根基層,或繼續深造,或自主創業,正如廈大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教導我們的,只要凡事做到最好的,你們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周邊人的尊重,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精英人才,一位對社會有價值的成功人士!
我認為,深圳是人生奮斗的絕佳舞臺。這里天地廣闊可以讓你大有作為!深圳有一萬多名廈大校友,奮戰在各個領域,深受社會尊重與贊許,是你們寶貴的人脈資源。歡迎你們到深圳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廈大人不論在世界哪個角落相遇,都自然而然的互相吸引、互相信任,因為我們共同擁有一位校主——陳嘉庚先生,共同擁有一個信仰,那就是廈大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共同懷著一個夢想,那就是母校廈門大學早日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讓我們共同為母校爭光添彩!祝同學們事業有成!謝謝!